微信成父母“监视器”
两代人关系面临新问题
近日,微信问题记者接到家长报料称,成父现在年轻人喜欢用微信沟通,母监j9为了了解孩子动向,视器家长注册微信账号,两代临新以匿名“好友身份”,人关“潜伏”在孩子的系面朋友圈,目的微信问题是了解子女的生活点滴和思想变化。同时,成父记者也了解到,母监大多数学生为应对父母的视器“招数”,选择减少更新、两代临新发布。人关有的系面甚至屏蔽、拉黑避免父母的微信问题关注。
父母的j9苦衷
学用微信 关心孩子
“好不容易学会了使用QQ,没想到孩子又开始用微信聊天,这更新换代的速度让我们难以招架呀。”近日,市民卢洪英向记者抱怨,看到孩子开始耍微信了,担心孩子的思想有偏差,于是开始学弄微信,并从孩子同学那里知道了微信号,成了孩子的“匿名好友”。
随后,记者对部分中学生家长群体进行采访了解,其中多数都表示,开通微信通过“潜伏”的方式,主要是方便和儿女交流。“我们家长都不玩这种新东西,玩微信主要是想和孩子走近些。”其中也有父母表示,自己有被孩子屏蔽过的情况。
家住市区建新路的杜女士说,女儿在外地上高一,性格内向,很少与父母交流,每周和父母电话联系也不超过5分钟,这令杜女士很着急。后来杜女士从别人那里得知女儿开了微信,更新状态也较活跃,于是杜女士在侄女的帮助下注册了账号,默默地以匿名的方式关注女儿。“在微信上与她有过几句交流,可是很担心,如果被女儿识破了怎么办?”杜女士很矛盾,明知这样“窥探”女儿的行为不对,但也实属无奈。“现在社会环境不好,能在微信上把握孩子的定向,还是很有必要的。”杜女士说道。
杜女士的看法代表了很多父母的心声。不少家长表示使用社交工具不是为了追赶潮流,而是觉得与子女沟通越来越少,距离似乎越拉越远。于是主动学习新事物,希望以社交工具作为桥梁,向子女们传达无声的关爱。
子女的抱怨
父母潜伏 隐私全无
开学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雅安中学的高一学生卢奇(化名)很烦恼。因为她的一举一动如今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下。
“你微信上发那么多男星照片干嘛?”10月初,妈妈一句话,把卢奇问得莫名其妙。
后来才知道父母“卧底”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了。
“一直在用非智能手机的父母,9月初把手机升级换代,还很快玩起了微信,并匿名加我为好友。于是我在网络上每一条动态都被父母看得清清楚楚。”卢奇告诉记者,她很快把父母拉黑了,结果被父母批了一顿。无奈之下,她又恢复了父母的权限,但玩微信总是不那么自在了。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不少中学生都经历过。
“我很反感父母的网络监视行为,这代表父母对自己不信任。”
“中学生活已经可以开始锻炼自立、自理能力,如果家长仍然像监视小孩子一样跟踪、束缚自己,让人感觉不自在。如果一味地生活在家长过分关怀、照顾的臂膀下,那么我们永远都不会成熟起来。”
对于父母潜伏在微信里,不少中学生颇有微词。
“父母偷加我的微信,这种感觉和小时候被偷看日记差不多。”中学生郑安告诉记者,他们的微信圈绝大多数都是同学、好友,彼此之间有时可能会说些“悄悄话”,他们不希望这些“隐私”被父母知道,因此,自己会拒绝加父母。
“对于这种‘监控式’的关爱,接受吧,自己的生活空间就有种被监视的感觉,不接受吧,难得父母一片苦心。”学生任秋雨感慨。
记者了解到,有些子女为躲避父母在微信上的“监视”,于是使出对策,另外申请账号,在原来的微信号上发表自己的心情。有些则设置屏蔽功能,有选择性地让父母看。“如果父母通情达理,自己不会介意他们成为微信好友,可是对过于敏感的父母,就要思量再思量了。”学生李倩琳说道。
专家的建议
尊重孩子 需要沟通
“现在网络社会发展,特别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营造了一个独立的虚拟空间。”对此,我市社会学者李巫熙认为,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完全可以充当父母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渠道。”父母关心孩子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处理的问题。父母如果一味打听孩子的隐私,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青少年需要这样一个独立空间。微信是他们获得独立、个性生活的一个通道,家长应该尊重。”
“在中国传统社会,‘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和孩子间总存在一种‘缠绕’的心理,两者间关系总是太紧密,没有界限,反而没有孩子的独立空间。网络空间是一个自主通道,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圈。”对于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李巫熙表示,还是应该回归现实,感情交流应该面对面进行。 记者 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