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多个“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出炉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第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创造成果出炉基础性工作,也是全国九游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据了解,自然灾害综合此次普查是风险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开展的综合性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普查
5月8日,第一次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创造成果出炉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次普查是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震、地质、自然灾害综合九游气象、风险水旱、普查海洋、第一次森林和草原火灾6大类23种灾害风险和综合风险的创造成果出炉评估区划,第一次形成了覆盖国家、全国省、市、县四级的评估区划成果。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创造了多个第一次。”郑国光介绍,在调查成果方面,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成果,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开展了对全国灌木、草木、枯落物的普查,填补了全国林下植被可燃物载量空间信息的空白;第一次全面掌握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信息和灾害属性;第一次完成了对全国县、乡、村公路、桥梁、涵洞等普查,采集了全国公路设施的抗震、防洪等设防信息,形成了全国国省干线公路承灾体风险数据库、全国水路承灾体风险数据集等。
此外,在评估与区划成果方面,此次普查第一次明确了全国高灾损区、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三高一低”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域;第一次识别了占全国陆地面积2.3%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高风险区,将全国划分成为6个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大区、30个综合风险区和90个风险防治亚区,揭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东高西低”的宏观格局和导致高风险的主要因素,第一次划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短板弱项区域等。
郑国光表示,此次普查在技术、工作方式方法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是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第一次。第一次开展了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评估、区划等全链条普查,完成了灾害风险要素属性和空间位置的“双调查”。单灾种风险和综合风险评估、风险区划、防治区划,过去水旱灾害也好、地震灾害也好,都是做单灾种风险评估区划,这次做了综合风险评估区划。第一次探索推进致灾部门的数据和承灾体部门数据有机融合,推动灾害致灾数据和人口、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重要承灾体的数据共享。第一次在统一技术体系下开展风险评估区划,采用统一的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及综合防治区划技术框架和技术规范开展单灾种风险评估区划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多部门协同完成了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的成果。
据悉,自2020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来,全国有500多万名专业人员参与,共同努力,完成了这次普查的各项目标任务。目前,国务院普查办已经会同主要成员单位组织编制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公报》,共11号,《公报》电子版可在应急管理部网站查询下载。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婷
海报文案 文云华
海报设计 曹雅琴
- ·丰富涉外现金服务渠道 提升外籍来雅人员支付体验
- ·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启动
- ·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召开
- ·清明节前后我市多阵雨雷雨天气
- ·追“足”梦想 健康成长
- ·我市举办第六届公益花坛葬活动
- ·【聚焦市两会·委员通道】政协委员刘桓铭:深入推进产业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 ·我市召开广西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志愿者动员大会暨培训会
- ·南沙客运港清明假期增开往来香港航班
- ·贵港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 ·快讯丨政协第六届贵港市委员会第十九次主席会议召开
- ·我市召开广西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志愿者动员大会暨培训会
- ·台教育部门负责人称“避免两岸中小学交流”?国台办回应
- ·时政简讯(4月1日)
- ·我市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
- ·全国人大代表黄成辉:接好接力棒 奔赴复兴梦